您的位置: 首頁 >互聯(lián)網 >

月球的地質活動可能仍然活躍

2020-06-19 14:16:21 編輯: 來源:
導讀 我們可能認為月球是一塊冰冷的、死氣沉沉的巖石,它基本上就是這樣。然而,一項來自布朗大學的新分析聲稱,有證據表明月球表面最近的構造活動。這個團隊不需要在月球上發(fā)射新的月球探測器或陸地地震傳感器——NASA已經完成了。相反,研究人員分析了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發(fā)回的圖像,著眼于暴露的基巖的分布情況。 月球表面的大部分被月球風化層所覆蓋,科學家們相信這些物質(在地質尺度上)會迅速形成。LRO的

我們可能認為月球是一塊冰冷的、死氣沉沉的巖石,它基本上就是這樣。然而,一項來自布朗大學的新分析聲稱,有證據表明月球表面最近的構造活動。這個團隊不需要在月球上發(fā)射新的月球探測器或陸地地震傳感器——NASA已經完成了。相反,研究人員分析了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發(fā)回的圖像,著眼于暴露的基巖的分布情況。

月球表面的大部分被月球風化層所覆蓋,科學家們相信這些物質(在地質尺度上)會迅速形成。LRO的“預言者”(Diviner)儀器可以測量整個月球的表面溫度,從而確定月球表面的成分——表層風化層往往比裸露的基巖區(qū)域更冷。他們在狹窄的山脊上發(fā)現(xiàn)了500多塊裸露的基巖,其中大部分位于月瑪利亞的邊緣。這些是月球表面的大片黑色區(qū)域,它們似乎與月球早期的火山活動無關。

過去,科學家們曾將月球上裸露的基巖作為古代熔巖流的證據。事實上,美國宇航局2014年的“圣杯”任務就在月球地殼上發(fā)現(xiàn)了裂縫,那里曾是巖漿流向月球表面的地方。繪制出暴露的基巖位置后,研究小組發(fā)現(xiàn)它們與圣杯裂縫排列在一起。該研究的合著者彼得·舒爾茨說,這種相關性近乎完美,這表明月球上最近有一些地質活動。這項研究將其稱為活躍的近側構造系統(tǒng),或稱螞蟻。

較暖的區(qū)域(左上)表示有裸露的基巖。

月球很可能是由一次巨大的撞擊從原始地球上爆炸的物質形成的。由于質量不足,月球迅速冷卻,從未形成地球上的構造特征。然而,我們當?shù)氐奶烊恍l(wèi)星也看到了它應有的影響。研究推測,螞蟻起源于數(shù)十億年前對月球表面的一次大撞擊。撞擊產生的能量可能仍在推動地殼發(fā)生微小變化,推動部分基巖向上移動的速度超過了它們被風化層覆蓋的速度。

這些變化是微小的,但在一個沒有其他自然發(fā)生的表面運動的小行星上,它們顯得很突出。我們甚至可能不會注意到很久以前的撞擊對像地球這樣的物體的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精彩推薦

圖文推薦

點擊排行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lián)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chuàng)”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lián)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