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體育 >

跑步是燃燒脂肪效率最高的運動

2022-06-24 20:40:11 編輯:仲孫致武 來源:新浪體育
導讀 我們知道跑步有很多好處。跑步是燃燒脂肪效率最高的運動。許多人開始跑步就是因為減肥,跑步確實是減肥的最好運動方式之一,因為跑步每分鐘

我們知道跑步有很多好處。

跑步是燃燒脂肪效率最高的運動。許多人開始跑步就是因為減肥,跑步確實是減肥的最好運動方式之一,因為跑步每分鐘比起其他運動燃燒更多的卡路里。

跑步可以鍛煉你50%經常處于閑置狀態(tài)的肺,提高你的心肺能力。跑步還可以通過增加你的淋巴細胞來增強你的免疫力,減低血壓和血脂。

很多人開始跑步之后,會發(fā)現自己有很大的改變,不僅身體更加結實,皮膚更加緊致,而且精力也大大好轉,睡眠質量也好了很多。有的人還通過跑步走出了抑郁癥的困擾,毫不夸張的說,跑步可以徹底改變一個人。

美國去年有一項研究表明,如果每周跑步2.5個小時,那么可以延長壽命3年。即使你跑步50年,跑步的時間全部加起來也才是0.75年,換句話說就是,你跑步1小時,延長壽命7小時。

跑步可以延長壽命,很多科學研究都證實了這一點。除此之外,跑步還能治療一些疾病。如果把跑步比作藥劑,那么只要小小一劑,就能發(fā)揮最大的療效。

瑞典哥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現,偏頭痛最大的克星就是跑步,因為跑步可以有效地調節(jié)神經系統(tǒng)。如果一個偏頭痛患者每周堅持跑3次每次40分鐘,那么三個月之后他的癥狀就會明顯減輕。

跑步也是緩解焦慮的一把好手。美國的南衛(wèi)理公會大學發(fā)現,人能夠對壓力產生自動的減壓劑,而跑步正是這種減壓劑的來源。焦慮的根源來自于我們大腦當中“海馬區(qū)齒狀回區(qū)域”,如果新生神經元不足就將引發(fā)焦慮感,而跑步能刺激自己的“新生神經元”,從而緩解焦慮。

跑步還能抑制記憶衰退。英國劍橋大學的一份科學研究報告顯示,一周抽出幾天時間來慢跑,能刺激大腦、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人在跑步幾天之后,大腦記憶關聯區(qū)域出現了新的腦細胞,這無疑增強了跑者的記憶能力,讓他們學得更快也更有效率。

跑步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很多人認為,一旦開始跑步,就應該天天去跑,這樣才能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所以有很多人熱衷堅持每天跑步,比如連續(xù)跑30天,連續(xù)跑100天,連續(xù)跑1年等等。

世界上連續(xù)跑步最長的紀錄是英國人羅恩-希爾保持的,連續(xù)奔跑了52年零39天,即使骨折期間也未間斷。

很多有目標的跑者,為了能夠跑進3個半小時,3個小時,甚至更快,會每天訓練,累計跑量,信奉“多即好”的原則。

如果你有看過專業(yè)運動員的訓練計劃,你會發(fā)現沒有所謂的休息日。對他們來說,休息日就是慢跑15公里。

有一位名叫Stefanie的跑者今年從4月份開始,每天都跑,連續(xù)跑了120天,但是現在她發(fā)誓再也不堅持每天都跑了。

因為在連續(xù)跑了120天之后,她發(fā)現:自己不僅厭跑,而且出現了很多傷病。

她本人其實非常喜歡跑步,但并不想讓跑步成為自己的負擔,所以決定以后不再堅持每天都跑,不過會每周至少跑3-4次。

“雖然我不打算再堅持每天都跑,但是我計劃每周跑3-4次,還有一次進行交叉訓練,其他時間選擇休息。”Stefanie說。

Stefanie的話道出了我們普通跑步愛好者的心聲。對于普通跑步愛好者來說,跑步的目的都是為了身體健康,而不是專業(yè)競技,所以不需要過分追求跑量,追求每天都跑。

如果每天都去跑步,會讓你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恢復。這個時候身體就會以傷病的形式進行反抗,即使是跑步老手也難避免。

據一項調查統(tǒng)計,中國超過1/3的跑者曾出現膝蓋受傷,約1/5的跑者曾出現腳部或腰部受傷,約1/7的跑者曾出現腳踝受傷或足底筋膜炎,幾乎沒有傷病的跑者僅占15.7%。

所以,如果你每天都堅持跑步,患上以下5種傷病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1,膝蓋前側痛——跑步膝

跑步受傷,多半問題在于膝蓋。跑步的時候,人自身的體重會自上而下給膝蓋施壓,腳接觸地面時又會從下往上沖擊膝蓋。隨著跑出的每一步,膝蓋都要高頻、反復地做出應對。

當你的跑步姿勢出了問題,跑量過大,訓練節(jié)奏偏快,或者跑鞋不合腳的時候,都會加重膝蓋所要承受的壓力,導致膝蓋骨周圍疼痛,人稱“跑步膝”。

得了“跑步膝”怎么辦?

拉伸股四頭肌

●首先是進行及時的休養(yǎng)治療,要在恢復期減輕訓練量,循序漸進,如果加量過大容易引起二次損傷。

●進行相關的力量訓練保證股四頭肌的力量。

●穿可以給你提供必要的支撐的合適的跑鞋。

●最有效的方式是找運動醫(yī)生解決問題。

2,膝蓋外側痛——髂脛束摩擦綜合癥

跑步引發(fā)的膝蓋疼痛并不全是“跑步膝”。如果疼痛部位不是膝蓋前側,而是膝蓋外側,這可能意味著你遇到了髂脛束摩擦綜合癥(IT band syndrome)。

髂脛束是連接膝蓋和臀部的一整塊組織,“相當于膝蓋外側起到支撐作用的軟骨結構”。

和男性相比,髂脛束摩擦綜合癥在女性跑步愛好者當中更為常見,因為女性臀部更寬,所需要的髂脛束組織支持更多,跑步疼痛的風險也更大。

跑量過大,也是引起髂脛束摩擦綜合癥的一大原因,即使臀部肌肉力量足夠強大,也會因為過度摩擦而讓膝蓋疼痛。

遇到髂脛束摩擦綜合癥該怎么辦?

髂脛束按摩

●你可以通過冰敷來減少疼痛感、緩解膝蓋壓力。

●你可以對髂脛束進行拉伸或者滾泡沫軸,建議滾泡沫軸,緩解疼痛的效果好一些。

●還要記得休息,休息也是跑步中的一大學問。

●不過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加強臀外展肌的訓練。

3,小腿和腳跟傷痛——跟腱受傷

數據統(tǒng)計發(fā)現,基本上55%的跑者跟腱都受過傷。

跟腱組織連接小腿和腳跟。跟腱使用率很高,壓力很大,但供血量卻比較有限,一旦受傷,恢復起來比較慢。所以,跑量大,每天都跑,跟腱更容易受傷。

和女性相比,男性跟腱更緊,更容易受傷。

如果跟腱受傷了該怎么辦?

說到跟腱傷病,還要從預防做起。靈活性訓練是預防跟腱傷病的關鍵。每跑1個小時,就要對應地進行1個小時類似瑜伽的拉伸放松活動。

拉伸跟腱

● 建議選用一些消炎止痛的藥物進行外敷,冰敷也可以。

● 拉伸附著于跟腱的肌肉對于減輕張力至關重要。

● 當然如果癥狀相對嚴重的跑友可以進行相應的手術治療,便可得到恢復。

4,小腿發(fā)緊、腳跟痛——足底筋膜炎

小腿發(fā)緊有時候會導致外脛夾(shin splints),或者腳跟疼痛——即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在大塊頭或扁平足的跑者當中最為常見。另外,跑者如果突然加快訓練節(jié)奏,也容易遇到足底筋膜炎。

跑量過大,最容易引發(fā)足底筋膜炎,因為足底筋膜無法得到足夠的休息。

得了足底筋膜炎該怎么辦?關鍵是治療。

拉伸足底

●除了進行冰敷或者一定的藥物治療外,簡單的足底按摩及拉伸也有很好的效果。當然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選擇在足跟部有緩沖墊并且對足弓有良好支持的跑鞋。不要穿舊的、磨損的鞋(特別是運動鞋),這些鞋可能不能給你的足跟以良好的緩沖。

●在鞋里放入鞋墊和足弓支持墊。即便你只有一只腳感覺疼痛,也要在兩只鞋里都放入鞋墊或支撐墊。

●定期對跟腱和足底筋膜做輕柔地拉伸有助于緩解癥狀。用按摩球來按摩足底,以拉伸、活動足底筋膜。

●在你睡著以后,你的足底筋膜往往會縮短收緊(這就是為什么疼痛往往在早晨最重)。可以在睡覺時戴上夾板以保證足底筋膜受到持續(xù)的拉伸。

●等到足底筋膜炎基本康復,重新開始跑步的時候,跑者也要留心更換跑步場地,選擇草地、塑膠跑道等比較柔軟的地方跑步。

5,劇烈疼痛感——應力性骨折

應力性骨折是跑步可能引發(fā)的最為嚴重的傷病之一,會帶來劇烈的疼痛感,以至于骨折的那條腿幾乎無法承受壓力。這個時候,你就別再咬牙堅持了。

跑步為什么會出現應力性骨折呢?主要是因為長年累計的疲勞導致的。每一次跑步其實都會對身體產生一些損傷,如果沒有及時恢復的話,那么累計起來往往就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跑量過大,每天都跑,會讓身體一直處于疲勞狀態(tài),那么應力性骨折很有可能就會發(fā)生。

應力性骨折本質上來說就是骨頭出現了裂縫,甚至可能繼續(xù)開裂。如果在小腿或者足底,有某一塊硬幣大小的地方,碰著就疼,可能就是應力性骨折。

萬一遇到應力性骨折,你自己不管做什么,都不如直接找醫(yī)生來得有效。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精彩推薦

圖文推薦

點擊排行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chuàng)”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