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jīng)網(wǎng).復制必究 聯(lián)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chuàng)”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無論是初學騎馬新手還是有一定的騎術基礎的騎手,總會不自覺地把注意力放在如何靈活控馬以及如何在馬背上保持平衡,卻很容易忽視一些重要的”細節(jié)”,例如——乘坐姿勢與持韁方法。
錯誤姿勢在短時間內(nèi)不會形成明顯的負面影響,然而卻會成為提高騎術的絆腳石,而且錯誤姿勢長期得不到改正,會對馬匹以及騎手自身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如何正確地
“坐”在馬背上?
騎手必須坐在馬鞍座的最深部位。上體必須保持直立,頭保持正直,目視前方,身體的重心均勻地落于兩坐骨上,你會感覺你的體重被坐骨兩側平均分擔。
身體在保持直立的時候,應放松不緊張。大腿和膝關節(jié)自然放松地附于馬鞍上。
腳掌踩在鐵踏板上,這樣可盡最大的壓力保持馬鐙在適當?shù)奈恢?。腳掌應始終保持水平,踝部稍彎屈,腳跟略低于腳尖,從側面看,耳、肩、髖、腳跟呈一直線與地面垂直。
雙臂從肩到肘自然下垂,從側面看,由騎手的肘部向前經(jīng)手沿韁繩至馬口部應呈一直線。手的動作盡可能地通過肩關節(jié)和肘關節(jié)的活動來做,腕關節(jié)應保持柔韌但不要彎曲,騎手應隨著馬頭的上下運動而改變兩手的高度,這樣才能保持“肘-手-口”形成的直線。
以下三中錯誤坐法,你中招了嗎?
偏乘 (偏斜)
騎手體重偏向馬體一側。這種情況主要由乘坐不牢,保持不了平衡或兩鐙革長度不相同而造成,容易增加馬匹的疲勞及造成一側的鞍傷。
坐骨乘 (后仰)
騎手以兩坐骨著鞍,縫際離鞍,身體重心落到馬后驅。主要由用韁過長,后仰前蹬,上身跟不上去而造成,坐骨乘容易增加馬腰部的疲勞,影響馬正常運動速度,同時也使乘坐不夠牢固,易引起鞍傷。
縫際乘 (前傾)
是騎手以縫際部分著鞍,兩坐骨離鞍,體重偏向馬匹前驅的騎乘。主要由用韁過短,兩腳過于靠后和彎腰弓背,上身拘緊造成??p際乘增加了馬前肢的負重,容易使馬失前蹄,并影響乘坐的穩(wěn)固和正確使用扶助,增加人馬疲勞,易造成鞍傷。
如何正確地
握好韁繩?
當你持韁時,手掌會感到一定的重量。這就是所謂的人與馬的“聯(lián)系”。正確持韁,傳遞清楚指令,才能夠保持與馬兒良好的溝通。
雙手:
雙手持兩單韁:
練習式持韁:
雙手對握,讓韁繩從小指與無名指間繞過。雙拳在髻甲處保持直立,拳心相對,兩拳相距10-15厘米。距小腹或前鞍橋10-15厘米。持韁的雙手,想像手中握著兩顆雞蛋,輕輕的,安全的握著它們。
賽馬式持韁:
此法與上一種方法基本相同,但左右韁余端要穿過另一只手形成一個環(huán)形,拳心向下,虎口相對。
雙手持兩雙韁:
此法與持單韁基本相同,只是每一手的小指將兩韁分開,通常小勒韁持于手外側。
單手:
單手持兩單韁:
此法有幾種握法,其中常見的有:
將兩根單韁握于左手中,左韁從小指和無名指之間,右韁從無名指與中指之間穿入拳中。兩根韁的余端都從食指和大拇指之間穿出,垂于馬頸右側。
或者是左韁從小指外面、右韁由拇指與食指之間穿入,左韁在下右韁在上穿過拳心,右韁余端從掌心與小指之間,左韁余端由食指與大拇指之間穿出。
同理,右手也可以用這種方法持韁。
單手持兩雙韁:
由一手握兩側雙韁,如左手握韁,左側韁按持雙韁的方法握韁,右側韁由中指分開,其余韁均由大拇指與食指之間穿出。
要避免以下兩種錯誤姿勢:
同在兩臂僵硬伸直的情況下,
腕部扭曲,拳心向下,
兩手向外。
腕部外翻,拳心向上。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jīng)網(wǎng).復制必究 聯(lián)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chuàng)”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